中国芯,引领科技巅峰,做世界强者。
38533 2021-11-26
《月令七十二次集解》:“二月中旬,分者半也,这是九十日之半,故称之半。”春分日,也是春天的第四个节气,已是仲春。此时,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平分。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后,北半球昼越来越长,气温开始上升,春暖花开,燕子飞回来。
随着阳气的回归,阴阳逐渐平衡,人体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,医疗保健也应该更加注意阴阳的平衡状态。
01
吃好三样
1、吃春菜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“司岁备物”,是指符合节令的蔬菜,得天地精华,口感和营养都比较好。
春天,万物萌发,植物的幼苗,树叶,都是很好的绿色食品。
吃春菜也是春分的习俗。
荠菜、香椿、豆苗、生菜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如果条件允许,不妨多吃野菜,野苋菜、蒲公英、白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2、吃鸡肉
中医认为,春与肝相对应,春分是肝气旺盛的时候,这个季节要注意养肝护肝,保证气血通畅。
所以春天要避免吃脂肪过多的食物。
所以鸡肉、虾是个不错的选择,脂肪不高,也不容易生气。
日常饮食要清淡,少油少辣,减轻肠胃负担。
3、吃草莓
春季天气多变干燥,人容易生气,食欲不振。
适量食用草莓,可去火、解毒、清热。
草莓还富含果胶和纤维素,可促进胃肠蠕动,帮助消化,改善便秘。
最好选择80%左右的成熟草莓,红而不软,身材适中,这样的草莓水更新鲜,味道更好。
02
喝好三样
1、枸杞菊花茶
春天,万物复苏,人体阳气逐渐升起。
枸杞泡茶,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升阳。
能补肾、益肝、明目。
菊花具有散风清热、平肝明目的功效,搭配枸杞,可改善视力保护。
它能有效减少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,尤其是对眼睛的伤害。
2、青菜鱼片汤
春天要多吃青菜,小白菜、菠菜等都是很好的食材。
鱼肉细嫩,营养丰富,脂肪含量低,易于消化,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。
3、猪肝绿豆粥
中医认为,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春季养肝可以避免夏季阴虚,而过度补肝又怕肝火过旺,所以春季宜喝粥养肝。
绿豆、米饭一起煮,八成熟加入猪肝,再加入调味品。
能补肝养血,清热明目,使人容光焕发。
03
做好三样
1、注意“春捂”
北方的春天要“捂”,因为经常遭受“倒春寒”的洗礼。
温度波动很大,忽冷忽热,容易诱发疾病。
“春捂”要上薄下厚,头部不要遮,但胸部要注意保暖。
2、注意梳头
《黄帝内经》认为“五脏六腑的精气都注在头上”,头部是经络聚集的地方。
春分经常梳头有助于体内阳气升起,梳牙刺激头皮能促进血液循环,消除大脑疲劳,使人神清气爽。
3、注意心情
春分时节,人体阳气上升,体内激素和血液活跃。
早晚温差容易使人烦躁、头晕、失眠,对心脑血管健康构成威胁。
因此,春分养生要尽量避免情绪波动,保持心情愉快。春分时节,外界阳气旺盛,气温升高。
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养生,培育和加强自己的阳气,让自己精力充沛,投身于各种事业。
猜你喜欢
从去年底开始,“欧美国家买爆中国电热毯”的新闻就数次冲上热搜,许多中国网友以为欧洲人抢购的是价格低廉的传统电热毯,殊不知由于欧盟进口标准十分严苛,各种检测项目高达数十项,仅有为数不多的品牌能够进入欧洲...
双环醇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和症状。它具有以下几种功效和作用:1. 减轻疼痛和消炎作用双环醇片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消炎。它能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,从而缓解头痛、关节痛、月经痛等不适感。同...
杜丁主任科普——大医精诚杜丁,副主任医师,国医大师李业甫的再传弟子,28岁即晋升为主治医师,34岁破格晋升副主任医师,曾先后任职于一甲、二甲、三甲等国家级公立医院,开展临床工作。自2000年起先后担任...